細胞納米顆粒(CNPs)是指包被了天然細胞膜的納米顆粒,其在中和病理因子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鑒于此,加州大學圣迭哥分校張良方教授和波士頓大學Anthony Griffiths對于在動物模型中利用CNPs對抗SARS-CoV-2變體感染的可行性進行了探究。
本文要點:
(1)CNPs由包裹了人巨噬細胞質膜的聚合物內核組成。研究發現,該納米顆粒(MΦ-NPs)可充當宿主細胞誘餌,攔截SARS-CoV-2并阻止其進入細胞,以抑制隨后的病毒感染。實驗結果表明,MΦ-NPs能夠以劑量依賴性的方式與SARS-CoV-2變體的刺突蛋白進行結合,有效抑制活病毒的傳染性。
(2)在感染了SARS-CoV-2變體的倉鼠模型中,MΦ-NPs可顯著降低肺部的病毒負荷,進而能夠在體內抑制病毒感染。此外,MΦ-NPs主要會被肺泡巨噬細胞吸收,不會引起顯著的不良反應。綜上所述,該研究構建的MΦ-NPs能夠為對抗病毒感染威脅提供一個新的策略。
Yiyan Yu. et al. Cellular Nanoparticles Treat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Vivo. Nano Letters. 2024
DOI: 10.1021/acs.nanolett.4c04653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4c0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