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療大多數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的策略是經尿道切除和膀胱內注射免疫治療藥物。然而,排尿頻繁等問題會影響治療藥物進入膀胱壁的效率,進而導致治療失敗和副作用的產生。有鑒于此,巴塞羅那科學技術研究所Samuel Sánchez、PHI BIOMED公司Sei Kwang Hahn、首爾國立大學Cheol Kwak和韓國科學技術院Gou Young Koh開發了一種由脲酶驅動的納米馬達,其含有干擾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的激動劑,能夠有效激活膀胱壁中的免疫細胞。
本文要點:
(1)對該納米馬達進行表征后,研究者進行了體外運動分析,并評估了納米馬達的體內群集行為。研究發現,膀胱內灌注的納米馬達可在膀胱內實現有效的滲透和保留。在雌性小鼠膀胱癌模型中,含有STING激動劑的納米馬達能夠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作用(抑制率為94.2%),有效募集CD8+ T細胞(比PBS組高出11.2倍),顯著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
(2)在膀胱癌模型中,含有STING激動劑的納米馬達的抗腫瘤效果優于金標準卡介苗療法和抗PD-1抑制劑pembrolizumab。綜上所述,該研究開發的以脲酶為驅動力的納米馬達能夠為膀胱癌免疫治療提供一個新的范例。
Hyunsik Choi. et al. Urease-powered nanomotor containing STING agonist for bladder cancer immunotherap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29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