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實驗室規模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不斷提高,但要在工業環境中實現相似的效率,必須克服各種挑戰。近日,杜伊斯堡-埃森大學Thomas Kirchartz、德國亥姆霍茲于利希研究中心Yuan Ye從實驗室到工業規模綜述研究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器件的性能損失可視化。
本文要點:
1) 制備工藝、器件尺寸、器件架構和材料類型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導致效率損失。迄今為止,還沒有解決方案可以生產出性能與實驗室設備相當的大面積器件。然而,根據沉積工藝的類型,主要的損失機制存在顯著差異,這可以指導工藝和器件的進一步優化。
2) 作者對具有不同制備方法、面積大小和材料成分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器件進行了分析。此外,效率損失分為五個品質因數,并對其進行可視化,以討論商業化必須克服的效率限制損失機制。
Genghua Yan et.al Visualizing Performances Losses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nd Modules: From Laboratory to Industrial Scales Adv. Energy Mater. 2024
DOI: 10.1002/aenm.202403706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