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線粒體的腫瘤治療是一種能夠控制腫瘤生長的有效方法。然而,腫瘤細胞對線粒體損傷的修復機制仍會導致該療法的有效性顯著降低。有鑒于此,哈爾濱醫科大學許守平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王浩研究員和喬增瑩研究員利用胞內自組裝技術開發了一種能夠以單體形式進入腫瘤細胞的肽納米材料RC-K-FX。
本文要點:
(1)與細胞膜內的MUC1-C發生結合后,RC-K-FX會組裝成一個穩定包裹MUC1-C的球形結構,以抑制其二聚,并阻斷腫瘤細胞中應激誘導的線粒體損傷修復。研究發現,自組裝的線粒體毒性肽可以有效地破壞線粒體,并且線粒體修復的缺失可通過破壞氧化還原平衡、增強活性氧(ROS)、抑制核因子(NF)-kB通路和抑制上皮-間質轉化(EMT)過程等機制顯著增強對腫瘤細胞的毒性。
(2)經靜脈給藥后,RC-G-FX可在腫瘤部位積累,并表現出增強的抗腫瘤作用,有效延長荷瘤小鼠的總體生存期。綜上所述,該研究設計的將多肽藥物的原位自組裝和破壞線粒體修復相結合的策略有望為治療惡性腫瘤提供一個新的選擇。
Yi Hao. et al. Tumor-Specific Protein Induced in Situ Self-Assembly of Peptide Drugs for Synergistic Mitochondria Disrup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ma.20241306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