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散不對稱合成代表了一種革命性的策略,從一組起始材料高效地生成結構多樣的手性產物,顯著豐富了它們的對映體組成。然而,自由基介導的區域發散和對映選擇性反應的設計,可以適應廣泛的功能基團和底物已經提出了重大的挑戰。障礙主要在于改變區域選擇性和實現高對映分辨,特別是在處理高能中間體時。
有鑒于此,廈門大學龔磊教授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開發了一種新型催化體系,集成光誘導氫原子轉移(HAT)和手性銅催化劑,通過手性配體、添加劑和其他反應參數微調。
本文要點:
(1)
該策略通過活化強烈的C(sp3)-H鍵,促進N-芳基甘氨酸酯/酰胺衍生物與豐富的烴類反應物之間實現區域發散性和對映選擇性交叉偶聯。
(2)
這種方法實現了控制的方式進行立體選擇性形成C(sp3)-C(sp3)和C(sp3)-N化學鍵,得到豐富的C-或N-烷基化甘氨酸酯和酰胺,具有良好的收率(高達92 %),區域選擇性(通常為>20:1 rr)和高對映選擇性(高達96% ee)。這個方法學不僅提供了一條有前景的為在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特定位點安裝立體選擇性的烷基官能團的途徑,而且提供了一種光催化反應過程切換區域選擇性同時實現不對稱催化的實用方法。
參考文獻
Fuxing Yang, Longxiao Chi, Ziqi Ye, and Lei Gong*, Photoinduced Regiodivergent and Enantioselective Cross-Coupling of Glycine Derivatives with Hydrocarbon Feedstocks, 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4c1332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