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70%以上的信息來自視覺,眼睛是收集生物參數的重要傳感部位之一。然而,迫切需要開發一種經濟高效且易于使用的方法,以微創的方式監測眼球信息,而不是目前的智能隱形眼鏡或基于攝像頭的眼鏡。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蘇萌、宋延林、復旦大學Han Teng開發了仿生礦化策略,在玻璃上用制備的ITO電極制備大晶粒鈣鈦礦薄膜,在500勒克斯的光強下顯示出接近300倍的開關比,響應性達到22.09 A W?1。
本文要點:
1) 由鈣鈦礦基光電探測器組成的智能眼鏡可以在所有光照條件下將眼球反射光的視覺刺激直接轉換為電信號。在放大訓練前數據和模型尺寸后,智能眼鏡實現了對眼球運動的非接觸式監測,識別角度為5°。
2) 基于鈣鈦礦光電探測器的智能眼鏡為監測眼球運動提供了經濟高效的方法,這將在人機控制、增強現實、個人醫療保健等應用中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Yuming Hu et.al Perovskite-Based Smart Eyeglasses as Noncontact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dv. Mater. 2024
DOI: 10.1002/adma.202412329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