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催化脫鹵氘代反應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精確氘代方法,但是通常由于需要較高的過電勢以及產生嚴重的生成D2副反應(DER, D2 evolution reaction),導致電催化脫鹵氘代反應的受到阻礙。
有鑒于此,天津大學張兵教授、高瑩等通過Cuδ+位點調控吸附以及冠醚調控界面D2O分子,因此實現了協同效應,增強電催化脫鹵氘代反應,在100 mA cm-2電流密度的法拉第效率達到84 %。
本文要點:
(1)
Cuδ+位點增強的芳基碘分子吸附,促進界面傳質,因此加快脫鹵氘代反應的催化反應動力學。冠醚分子影響K·D2O的水化,因此導致界面D2O的氫鍵重構,降低雙電層之內的K·D2O,阻礙D2O和陰極之間的相互作用,阻礙競爭性的DER反應。
(2)
在冠醚分子尺寸和堿金屬陽離子之間建立線性關系,能夠用于增強法拉第效率。這種方法適用于各種鹵化物的氘代反應,對容易還原的官能團兼容,能夠改善100 mA cm-2電流密度的法拉第效率。
參考文獻
Meng He, Haotian Wang, Chuanqi Cheng, Rui Li, Cuibo Liu, Ying Gao*, and Bin Zhang*, Cuδ+ Site-Enhanced Adsorption and Crown Ether-Reconfigured Interfacial D2O Promote Electrocatalytic Dehalogenative Deuteration, 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4c1743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1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