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光合成在為生命體提供能量和所必須的氧氣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人們對PS II光合體系的主要觀點認為錳鈣氧輔酶中,μ-oxo (O5)中心和氧配體(Ox)之間的耦合是生成O-O化學鍵的關鍵。但是,目前人們對于隨后生成O2分子的過程仍然沒有清楚的認識。
有鑒于此,西湖大學孫立成院士等通過量子化學計算研究生成O2分子的過程。
本文要點:
(1)
揭示了生成O2的過程首先是切斷Mn-O5化學鍵,這個過程[O5-Ox]2-基團的構象沒有變化。
隨后[O5-Ox]結構從超氧結構變為弱結合的quasi-O2結構,并且切斷Mn-Ox化學鍵,quasi-O2結構發生扭曲,并釋放O2分子。由于決速步的過渡態的結構穩定性更低,因此其他路徑的反應動力學明顯更為緩慢。
(2)
這種區別與Mn簇的軸取向Jahn-Teller特點和局部環張力有關。
這項研究有助于理解光合成氧氣的機理過程,以及深入理解自然界水氧化催化。
參考文獻
Yu Guo, Lars Kloo, Licheng Sun, Quantum Chem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O2 Release Process from Nature’s Water Splitting Cofactor, Angew. Chem. Int. Ed. 2025
DOI: 10.1002/anie.20242138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42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