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充質干細胞(MSC)是一種能夠用于治療急性肝衰竭(ALF)的有效方法,但該策略仍存在效率較低以及在不良肝臟環(huán)境中的移植效果不佳等問題。有鑒于此,中山大學陶玉研究員和李明強研究員構建了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脫細胞型細胞外基質(dECM)平臺,該平臺包含了二氫硫辛酸(DHLA)保護的銅摻雜Pt納米團簇(PtCu-DHLA)以及負載細胞的微凝膠。
本文要點:
(1)PtCu-DHLA納米酶具有多種功能,可作為抗氧化、抗炎、促增殖和促血管生成的藥物,增強對ALF的緩解作用,并且能夠為MSC移植提供最佳的微環(huán)境。隨后,研究者開發(fā)了一種甲基丙烯酸酐(MA)修飾的豬肝源性脫細胞型細胞外基質(PLdECM)水凝膠(PLdECMMA),并將其用于構建微凝膠。研究發(fā)現(xiàn),包裹在PLdECMMA微凝膠中的干擾素γ(IFNγ)預處理的MSCs能夠表現(xiàn)出增強的免疫調節(jié)活性和延長的存活時間。
(2)PtCu-DHLA納米酶和負載細胞的微凝膠可通過PLdECM水凝膠實現(xiàn)共遞送,以用于原位移植。實驗結果表明,移植的dECM平臺可通過抗氧化應激、抑制炎癥風暴和促進細胞再生等機制有效治療CCl4誘導的ALF。綜上所述,該研究設計了一種將仿生納米酶與MSC治療相結合的協(xié)同強化策略,其在ALF治療領域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Xiaodie Chen. et al. Bioactive Decellularized Extracellular Matrix Platform Integrating Multifunctional Nanozymes and Cell-Laden Microgels for Acute Liver Failure Treatment. ACS Nano. 2025
DOI: 10.1021/acsnano.4c1370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