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基于細胞死亡的療法與免疫治療進行聯合的策略在癌癥治療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應用潛力。有鑒于此,鄭州大學符洋教授、湖南大學張英杰教授和南方醫科大學聶立銘教授通過包含12種細胞死亡模式的因果框架評估了結直腸癌(CRC)不同細胞死亡模式的免疫原性。
本文要點:
(1)體內外實驗結果顯示,CRC中的銅死亡、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和免疫之間存在強大的相關性。研究發現,銅死亡可誘導內質網應激,導致CRC細胞釋放損傷相關的分子模式,觸發抗原提呈細胞的成熟。在體內治療應用中,研究者設計了一種原位銅死亡誘導系統,其可以進一步增強免疫細胞的作用。單細胞RNA測序等聯合分析的結果表明,銅死亡可有效動員腫瘤微環境(TME)內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和M1巨噬細胞。
(2)實驗結果表明,與TLR7激動劑咪喹莫特(Imiquimod)相聯合能夠增強銅死亡誘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綜上所述,該研究充分證明了銅死亡可誘導ICD以形成炎癥性TME,并且基于銅死亡的遞送系統可以進一步促進這種炎癥環境,其在提高腫瘤治療效果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Jiehan Li. et al. Immunogenic Cuproptosi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via an In Situ Cuproptosis-Inducing System. Biomaterials. 202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50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