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0-Cu+協同位點是硝酸鹽電化學還原反應(NO3-RR)合成NH3的活性位點,但是人們對于Cu0和Cu+起到的作用仍并不清楚。巨大的阻礙在于如何調節Cu0-Cu+協同位點界面是個挑戰。
有鑒于此,燕山大學Chunming Yang、Fu Feng、山西大學楊恒權教授、南京林業大學荊宇教授等報道調節Cu2O納米立方體的尺寸,實現調控Cu0-Cu+界面結構和NO3-RR性能。
本文要點:
(1)
將宏觀的粒子尺寸與微觀配位結構關聯,表明Cu0-Cu+結構的形成機理,確定了Cu0-Cu+結構在NO3-RR中的協同作用。
(2)
基于理性設計的Cu0-Cu+界面電催化劑,開發了高效配對電催化體系,能夠在工業級電流密度,同時高效率生成NH3和2,5-呋喃二甲酸。
在100 cm2電解槽中,表現高法拉第效率、高產率、長期穩定性,展示具有前景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
Lu, Y., Yue, F., Liu, T. et al. Size-effect induced controllable Cu0-Cu+ sites for ampere-level nitrate electroreduction coupled with biomass upgrading. Nat Commun 16, 2392 (2025).
DOI: 10.1038/s41467-025-57097-x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709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