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定制的結構、可調節的激發態特性以及卓越的生物相容性的小分子基多功能光學診斷材料吸引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有鑒于此,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龔萍研究員、四川大學盧志云教授、南京郵電大學Hui Zhou和高麗大學Jong Seung Kim制備了一種多面光敏劑PPQ-CTPA,該光敏劑在1064 nm的近紅外二區(NIR-II, >1000 nm)光激發下能夠高效地產生I型活性氧(ROS)和熱能,從而可以結合光動力治療(PDT)和光熱治療(PTT)。
本文要點:
(1)為了提高治療效果,研究者將氯尼達明(LND)與三苯基磷(TPP)陽離子進行偶聯,構建了LND-TPP。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該化合物可抑制線粒體糖酵解,并下調熱休克蛋白90(HSP 90)的水平,從而能夠增強PDT和PTT。隨后,研究者將PPQ-CTPA和LND-TPP封裝在兩親性聚合物DSPE-SS-PEG中,制備了PPQ-CTPAL NPs。
(2)在乳腺癌細胞系中,PPQ-CTPAL NPs可被細胞中的GSH分解,以同時釋放雙功能光敏劑PPQ-CTPL和線粒體破壞劑LND-TPP。在1064 nm激光照射下,PPQCTPAL NPs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小鼠的腫瘤生長。綜上所述,該研究開發的多功能光學診療制劑可在1064 nm激光照射下實現NIR-II熒光、光聲和光熱成像促進的PDT、PTT和化療的協同整合,具有良好的臨床轉化潛力。
Chunbai Xiang. et al. Reprogrammed glycolysis-induced augmentation of NIR-II excited photodynamic/photothermal therapy. Biomaterials. 202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50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