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傷口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對人體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創面中的高濃度葡萄糖是實現有效治療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研究者亟需開發能夠有效、持續地消耗葡萄糖的策略,以協同治療糖尿病創面。有鑒于此,北京林業大學雷建都教授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王昌龍教授開發了一種可以在不同治療過程中調整其形態的金基納米材料。
本文要點:
(1)調節金納米線(ANW)表面的聚乙二醇(PEG)量能夠使其在超聲條件下轉化為金納米球(AS),以方便遞送。在傷口區域,AS可再次解聚為ANW,以延長保留時間,實現對葡萄糖的持續消耗。在構建了形態可切換的ANW后,研究者將聚乙烯醇(PVA)應用于微針上,并將ANW與血紅蛋白(Hb)-白藜蘆醇(RES)納米顆粒進行共遞送,以協同治療糖尿病傷口。
(2)在鏈脲霉素(STZ)誘導的糖尿病小鼠模型中,該微針會逐漸降解。實驗結果表明,Hb-RES納米顆粒可協同改善乏氧,清除ROS,抑制巨噬細胞向促炎M1表型分化。在此過程中,ANW能夠通過其固有的葡萄糖氧化酶活性不斷地催化葡萄糖。綜上所述,該研究能夠為在糖尿病傷口愈合過程中實現對葡萄糖濃度的長期管理提供新的見解。
Peng Ye. et al. Co-Delivery of Morphologically Switchable Au Nanowire and Hemoglobin-Resveratrol Nanoparticles in the Microneedle for Diabetic Wound Healing Therapy. Advanced Materials. 2025
DOI: 10.1002/adma.202419430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