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隙(WBG)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因其作為用于建筑集成的半透明光伏、串聯器件的頂部電池和用于物聯網(IoT)應用的室內光伏(IPV)的潛力而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潛在缺陷介導的相分離、離子遷移、晶格應變和其他因素可能會導致器件內的自加速退化反應和準費米能級分裂(QFLS)的收縮。人們已經做出了廣泛的研究來降低塊體、表面和與電荷傳輸層(CTL)界面上的缺陷密度。近日,香港理工大學嚴鋒綜述研究了寬帶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
本文要點:
1)作者及時全面地了解了WBG鈣鈦礦中的內在缺陷,并從機理上闡明了它們對器件穩定性和開路電壓損耗的影響。隨后,作者對缺陷鈍化策略的最新進展進行了系統綜述,涵蓋了器件的各個組件。
2) 此外,作者討論了WBG PSC在半透明器件、串聯應用和IPV中的應用。最后,作者提出了未來的前景和挑戰,為將來的研究和技術進步提供了見解。
Jianjun Mei, and Feng Yan Recent Advances in Wide-Bandg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dv. Mater. 2025
DOI: 10.1002/adma.202418622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