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性腸病(IBD)是一種世界范圍內的常見病,其主要特點是病因復雜。目前,臨床藥物對IBD的治療效果仍較為有限,并且可能導致不良反應。有鑒于此,中國農業大學董玉蘭教授設計了具有雙重細胞靶向作用的硒納米顆粒(269 nm),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本文要點:
(1)實驗利用生長抑素(SST)和甘露寡糖(MOS)對杜仲多糖硒納米顆粒(EUP-SeNP)進行功能化,構建了SST/MOS@EUP-SeNP。該納米顆粒可通過特異性細胞表面受體靶向腸上皮細胞和巨噬細胞,以實現雙靶向治療。此外,研究者也制備了含有SST/MOS@EUP-SeNP的海藻酸鈉(SA)微球,以用于口服,并保護納米顆粒免受胃液的破壞。
(2)實驗結果表明,SA/SST/MOS@EUP-SeNP可優先靶向炎性結腸組織,并粘附結腸,以增強腸道屏障功能,調節結腸炎癥水平,增強抗氧化能力,調節腸道微生物組成,有效緩解葡聚糖硫酸鈉(DSS)誘導的結腸炎。與此同時,SA/SST/MOS@EUP-SeNP也能夠在體內外表現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綜上所述,該研究能夠為實現有效的IBD治療提供新的見解。
Ruihua Ye. et al. Somatostatin and Mannooligosaccharide Modified Selenium Nanoparticles with DualTargeting for Ulcerative Colitis Treatment. ACS Nano. 2025
DOI: 10.1021/acsnano.5c00355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5c0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