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效倒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中,自組裝單分子膜(SAM)由于具有高透射率、能級匹配、低非輻射復合損失和可調表面特性等優點,通常用作空穴選擇層(HSL)。然而,SAM仍存在一些缺點,如覆蓋不完整、與基材或鈣鈦礦的結合較弱、不穩定等。近日,香港理工大學Wu Tom、哈爾濱工業大學陳怡沐發現,不同SAM的組合是克服這一挑戰的有效策略。
本文要點:
1) 作者討論了SAM在分子設計、沉積方法、工作原理和應用方面的最新成果。
2)作者對這一快速發展的研究領域進行了全面概述,并對使用SAM方法改進的界面特性進行了深入分析,旨在為關鍵設計原則提供重要見解。
3) 此外,該綜述將指導基于SAM的HSL在鈣鈦礦基光電器件中的未來發展。
Tanghao Liu et.al Advancing Self-Assembled Molecules Toward Interface-Optimiz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from One to Two Adv. Mater. 2025
DOI: 10.1002/adma.202502032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