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止血織物仍存在血液通過織物和織物與組織之間的連接處發生滲出或泄漏的問題,由此會導致額外的失血。有鑒于此,福建師范大學劉海清教授和陳欽慧教授開發了一種由陰離子和陽離子納米纖維組成的止血納米織物。
本文要點:
(1)與傷口接觸后,該多孔納米織物可吸收界面血液,并通過纖維間結合形成致密的物理屏障,以防止血液縱向穿透織物。研究發現,該過程會導致血液成分被封裝在靜電交聯的納米纖維網絡中,以形成血栓,加強物理屏障。
(2)此外,該納米織物也具有很強的組織粘附性,可以抑制血液從織物和組織的接縫處滲出。實驗結果表明,該納米織物對動物傷口的止血性能優于標準棉紗布和Combat GauzeTM。在豬股動脈損傷模型中,該納米織物的失血量僅為Combat GauzeTM的8%左右。綜上所述,該研究開發的新型納米織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血液相容性、細胞相容性、抗菌活性和促進傷口愈合的能力。
Yan Fang. et al. Blood-triggered self-sealing and tissue adhesive hemostatic nanofabric.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0244-z